2019年全球健康的10大威脅有哪些?快看看WHO怎麼說!(世界篇)1 min read

一年舉辦上百場醫療健康會議的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一直以來都在負責溝通各國防疫相關資訊,也是提供各國討論各種醫療政策與合作的平台。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月(2019 年 1 月)公布了今年最關注的 10 個全球健康威脅,在上一篇「台灣篇」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幾個已經發生在台灣的問題,今天的「世界篇」,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上其他地區,到底面臨著什麼樣的威脅與處境吧!

 

全球流感大流行

10大健康威脅_下_全球流感大流行

每年只要天氣一變涼,流感就很容易開始傳染。你可能會想,流行性感冒每年都會在台灣發生啊,為什麼是被歸類在世界篇呢?那是因為 WHO 擔心的其實是類似 1918 年爆發的流感大流行(俗稱西班牙大流感),這樣的世界級流感大流行再度發生[1]。當年西班牙大流感導致了全世界大約 5 億人被感染,大約 5000 萬人死亡的可怕疫情[2],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

流感會被 WHO 認為很棘手、是健康威脅的原因,就是流感病毒常常會突變,突變之後新的病毒很容易大流行,另外一個原因是,有部分的流感症狀跟一般感冒很相似,因此很容易把這些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搞混,因此輕忽了流感併發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流行性感冒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及治療?圖文完整解說!

基於前面提到的兩個原因, WHO 一直都不敢對流感病毒大意,他們認為很有可能未來會有另一波世界級的流感大流行[1],問題只是什麼時候會發生?哪一株病毒株會造成大流行?以及到底症狀會有多嚴重?這些問題目前都很難以預測。因此 WHO 持續監控世界各國出現的流感病毒株,以確保能夠掌握可能造成大流行的病毒株會是哪幾種。

WHO 認為重點在於,我們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預防和防疫的系統,防疫措施有沒有效,可以從我們如何防止季節性流感開始大流行來判斷,如果我們可以越有效的阻止季節性流感傳染,那麼當未來新種類流感病毒出現時,大流行疫情就越有機會受到控制。

比方說 WHO 每年都會建議該年冬天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應該要提供哪些種類病毒株的保護力,台灣每年使用的流感疫苗,就是根據WHO針對北半球各國的建議組成的。如果大多數人都能施打疫苗的話,就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降低發生大流行的風險。

根據台灣的相關統計,每年因為流感併發重症,甚至是死亡的民眾,多數都沒有施打疫苗。如果疫苗施打能夠更加普及,這類的不幸多數是可以避免的。

 

伊波拉病毒與其他高危險性病原體

10大健康威脅_下_伊波拉病毒

除了流感病毒之外,伊波拉病毒也是一種需要特別小心的傳染病。伊波拉病毒 2014 年在西非爆發大規模的疫情之後,最近幾年雖然不像當時感染人數那麼多,但仍然持續傳出疫情。

其中最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去年(2018)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的兩波伊波拉疫情,都已經散播到附近人口超過 100 萬的城市,其中一個城市還在 12 月的時候爆發嚴重衝突事件[3,4]。這些高危險性病原體的疫情,過去大多發生在農村地區,但現在漸漸散播到人口稠密的都會區,或是發生衝突的地區,讓疫情的控制變得更加困難。

WHO 特別點出一些還沒有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的傳染病,除了剛剛提的伊波拉病毒,還有茲卡病毒、立百病毒(Nipah)、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SARS等,呼籲各國合作夥伴 2019 年要開始未雨綢繆,在還沒有真正爆發大規模疫情之前,就要擬定對策。

 

基礎醫療體系薄弱

10大健康威脅_下_基礎醫療體系薄弱

在台灣生活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基礎醫療體系薄弱」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就讓我們舉個例子吧。在台灣,我們有時候會聽到人家說:「我拉肚子拉到快死了…」但你從來沒有真的遇到有人因為拉肚子拉到死,但是在非洲,一年光是腹瀉就可以造成 33 萬兒童死亡[5]。

這個就是基礎醫療體系完善程度的差異了。基礎醫療體系提供的服務,通常指的是民眾可以容易找到的醫療服務。在台灣,當你腹瀉得很嚴重的時候,你可以很容易得就找到一般家醫科診所的醫生、衛生所服務的醫師尋求協助,讓你不會真的拉肚子拉到死。

這些服務於基礎醫療體系的專業醫療人員,提供了民眾堪稱全面,經濟上又可負擔的醫療服務,而且基礎醫療系統,也是了解民眾和病患狀況的第一線,這樣各國政府才有辦法統整資訊、監控疫情,並擬定防疫策略。

面對前面提到的高度危險傳染病,第一線接觸病患的基礎醫療系統,其實非常重要。因為他們除了可以直接了解目前傳染病的流行狀況,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對民眾宣導該怎麼保護自己,同時能夠提供必要的治療。如果基礎醫療系統很薄弱的話,正確的防疫觀念就不容易傳達給民眾,也會很難進行疫情的控管,病患也無法獲得相應的治療和照顧。

缺乏完善的基礎醫療系統的地區,很多是中、低收入的國家,而且很多國家又剛好常是高危險傳染病的疫區,所以協助他們建立基礎醫療體系就變得很重要。要是沒有健全的基礎醫療體系的話,疫情很容易持續發生,也變得不容易控制。

台灣的基礎醫療體系在世界各國中算是非常堅強,除了維持國內的醫療體系外,我們也長期提供不少友邦在醫療體系的軟、硬體援助。台灣的許多醫療體系,都有固定在支援邦交國的醫療工作,台灣的不少醫院也幫助其他國家培訓醫療人員,這些都是我們的外交軟實力。

 

惡劣的生存環境

10大健康威脅_下_惡劣的生存環境

WHO 還特別指出,另外有一群人別說是基礎醫療,連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無法被滿足。他們生活的環境很差,例如長年缺水乾旱、飢荒,甚至是戰亂。WHO 估計全球超過 16 億人(22% 的全球人口)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生活[6],而當他們健康上出問題的時候,幾乎完全沒有醫療服務可以幫到他們。

我們在台灣篇的文章提到,在未來氣候變遷下,可能造成越來越多人因為瘧疾或熱衰竭死亡,但氣候變遷的影響可不只這樣,氣候變遷還會讓惡劣又脆弱的環境更加惡化,讓乾旱地區不下雨的天數更長,讓飢荒的範圍越來越大。而悲慘的是,乾旱與飢荒往往又是引發戰亂的原因。

因此,這些地區甚至比基礎醫療體系薄弱的地區,更需要 WHO 等國際組織的協助,努力建立或強化這些地區的醫療衛生系統,才能在大規模疫情爆發的時候,及時掌握情況、控制疫情。

事實上,台灣在這些醫療的援助中,有堅強的實力可以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只是在外交的打壓下,我們缺乏適合的管道負起我們世界公民的責任。這有賴我們每一個國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我們的國家做好國民外交,也需要所有醫療人員繼續努力,告訴這個世界,當世界需要我們的時候,台灣永遠是準備好的。

也希望某些霸權國家停止對台灣的打壓,健康是全球的議題,也是每個所有人類基本人權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要有權透過 WHO 取得第一手的防疫資訊,我們也有能力在全球的健康威脅中扮演積極協助的角色。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能有品質不錯的醫療體系以及健康保險,但這往往讓我們覺得台灣離這些健康威脅很遠。其實面對這些全球性的健康議題,即使疫情是發生在地球的另一端,在經貿、交通往來越來越密切的現代,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會被影響。希望這兩篇文章,能讓大家更了解整個世界正在面臨了哪些健康挑戰,也更清楚台灣在其中的角色。

歡迎大家把我們根據 WHO 提出的 2019 年 10 大健康威脅,寫的兩篇深度整理:台灣現況以及國際情勢,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也歡迎一起討論。如果可能,也歡迎加入我們的訂閱計劃,讓我們能夠繼續為大家提供最完整、最正確的醫療保健資訊和知識喔!

 

引用文獻列表

  1. Influenza: are we read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 Taubenberger, J. K., & Morens, D. M. (2006). 1918 Influenza: the mother of all pandemic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2(1), 15.
  3. Ebola virus disease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4. WHO statement on latest attack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5. Reiner Jr, R. C., Graetz, N., Casey, D. C., Troeger, C., Garcia, G. M., Mosser, J. F., … & Rao, P. C. (2018). Variation in Childhood Diarrhe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frica, 2000–2015.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12), 1128-1138.
  6. Ten threats to global health in 201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