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PM2.5 你必知的3大面向,台大團隊本土研究解密 !2 min read

近年來 PM2.5 和空氣污染的問題,一直是民眾關心的重大議題。特別是中南部的冬天降雨天數較少時,空污的問題就更讓人有感。在眾多空汙組成的物質中,因為被認為和肺癌、以及許多全身性的疾病有關,其中最被關注的污染物就是 PM2.5 了。

關於 PM2.5 的新聞很多,相關的研究也不少,但卻鮮少有特別以「台灣」為主體,去研究並且彙整的資訊。這次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團隊有幸在台北市醫師公會的邀請下,與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台北市醫師公會,以及台大公衛學院等單位合作,製作了一份給醫療人員衛教專用的簡報,希望能為空汙的防治盡一份心力。

這份簡報將除了完整介紹 PM2.5 是什麼、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以外,我們更從政策的角度,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可以透過哪些努力,來從「根本」的源頭減少 PM2.5 ,並讓大家了解該如何自我保護!希望大家撥出幾分鐘的時間,一起看看這份資訊,也分享給身邊的親友,一起關心彼此的身體,以及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喔!

 

PM2.5 是什麼? PM2.5 到底是從哪裡來?

空汙PM2.5是什麼PM2.5 到底是什麼?其實它的名字就說明了一切。 PM 代表的是懸浮微粒( Particulate Matter ) 的縮寫, 2.5 則是表示微粒的粒徑,單位是微米( µm ),因此 PM2.5 就是粒徑小於 2.5 µm 的懸浮微粒。

但光是這個說明,應該還是很難想像 PM2.5 到底有多小吧?讓我們舉一些大家日常生活中會覺得細小的事物來做個對照吧!海灘的細沙直徑約為 90 µm ,是 PM2.5 的 36 倍大,人類頭髮的直徑約為 50 – 70 µm ,是 PM2.5 的 20 – 28 倍大。所以 PM2.5 是真的非常小的粒子喔!它會對人體影響這麼大,也跟它的粒徑有關。如果是大一點的粒子,人體呼吸道的粘膜跟纖毛通常可以阻絕、排除,但這麼小的粒子,你的呼吸系統就真得很難守備了。

PM2.5 其實不都是人類產生的喔!其實自然界本來就會有 PM2.5 ,只是人為的活動讓事情變得更複雜了。原生性的 PM2.5 來源有幾種,包含來自自然界的沙塵、火山灰、海鹽,以及來自人為活動的工業排放與交通廢氣排放。

在這邊以台北市為例,北市的 PM2.5 主要來自是「人為活動產生」,僅有 5% 來自自然界(海鹽)。其中前三大的排放源,分別是台北市周邊的大型污染源(林口電廠、華亞汽電、桃園煉油廠、協和電廠等、柴油車輛的排氣汽機車活動 [1] 。因此污染程度較高的工業活動,以及相對不環保(相較於大眾運輸)的交通方式,是台北市 PM2.5 污染的大宗。

 

台灣的 PM2.5 問題,到底要怪中國還是怪自己?

空汙PM2.5境外空汙在空氣品質不佳, PM2.5 濃度竄升,全台空汙紫爆的時候,大家常會聽到新聞報導因為東北季風把中國霧霾帶來台灣,因此讓台灣的空氣品質變差了。新聞會這樣報,其實也不難猜到原因,通常要全國多數區域都空污嚴重時,新聞才比較會報導,但如果是全國性同時都空污指數爆表時,這時跟境外汙染源,特別是中國飄來的空汙,通常會有關。

但台灣的 PM2.5 問題,到底是中國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呢?答案是「都有」,只是多數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怪自己。我們如果把關注從「特定的幾天」,拉開到以「整年」的維度來思考時,就會有不同的想法了。

為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再拿台北市來當個例子吧。中國的 PM2.5 及其他空氣污染物質,通常是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因此如果台北市要受到境外空汙影響時,首當其衝的,應該是位於萬里的空氣品質監測站 [2] 。

但從萬里測站 2017 的空汙日曆來觀察,可以發現整年統計下來,只有 14 天明顯受到中國霧霾的影響,整年度受到境外空汙影響的比例僅有 3.8% 。所以台灣的空氣污染到底要怪誰呢?中國絕對是因素之一,這不可否認,而且這種境外的空汙很讓人討厭,因為根本是別人造的業要我們來擔,很不公平啊!但以整年的統計看下來,空氣不好的這些日子中,空汙的來源主要是還是台灣自己產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受到中國霧霾的影響才會比較嚴重,而且受到影響的天數佔比偏低。

要改善中國的空汙,只有中國人自己有辦法,這大概很難是台灣人能干涉的。但台灣自己的空汙,還是要靠自己來救,至少要在我們能做的範圍內,盡力去加油了!而且根據目前的研究,只要台灣自己產生的空汙能得到控制,雖然還是不時可能受到中國空污的影響,但至少多數的日子都可以過得不錯,不必一天到晚出門都得感受「濃郁」的空氣。

 

PM2.5 在台灣的現況是什麼,有多嚴重?

根據台北市環保局提供的資料,在台灣的六個直轄市中,越偏南部的直轄市,年度空氣品質不良的「站日數」的比率越高,而且越往南走, PM2.5 的「年平均值」也越高 [1] 。

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並不能特別怪罪到南部的鄉親身上,這和臺灣在過去數十年的政策方向有關,在蔣經國前總統所主導的十大建設,以及後續的許多經濟發展的規劃中,臺灣的中南部確實承受了比北部更大的污染,而且在當年相對高壓的時空背景下,即使覺得不公平,多數的民眾也只能接受。

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至今,我們其實需要更深入地思考,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向該往什麼方向走?經濟和環保可能有衝突,但未必一定會衝突。這其實是個超級大的議題,要綜合考量的因素非常多,在這些議題中,自然科學的角色很重要,但人文科學的角色也不應該忽略,在此就先點到為止,留給大家一起思考,我們再把問題拉回空汙議題。

 

我們的空汙標準是夠水準的嗎?還是其實只是掩耳盜鈴?

空汙對人體有害,這已經是明確的事實,目前台灣對 PM2.5 的年平均值,訂定有國家標準,是 15 µg/m3 。但實際上,只有台北市( PM2.5 年平均值 15.3µg/m3 )比較接近標準,其他五都的 PM2.5 年平均值,其實都高於國家標準。

但台灣的標準這樣定,真的就夠了嗎?世界衛生組織( WHO )認為當 PM2.5 年平均值低於 10µg/m3 時,才不至於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負面的影響,因此即便是最接近國家標準的台北市,還是跟 WHO 的標準有些距離。

我們也可以反思,台灣在空汙議題上,把國家的標準定得比較寬鬆,這個作法到底好不好呢?如果以這個數字作為階段性的目標去努力,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我們都不該忘記,在科學上我們應該前進的目標,應該至少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喔!

 

PM2.5 會對健康產生哪些不良影響?

空汙PM2.5對健康的影響拜近年來各家媒體積極報導所賜,多數民眾都知道暴露 PM2.5 對人體健康不好。但這些負面的健康影響會發生在人體的哪些部位?會產生什麼疾病?會不會造成死亡?有哪些人是特別容易受到 PM2.5 傷害的呢?

由於 PM2.5 的暴露主要是透過呼吸吸入,首當其衝的就是呼吸系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3] 。但進入呼吸系統後,因為 PM2.5 的粒徑非常小,可以進入微血管隨血液循環全身,因此理論上只要是血液到得了的地方, PM2.5 就都到得了。

在人體內的 PM2.5 能夠在不同器官產生發炎反應,對人體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常見受到影響的器官/系統包含: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心、血管、血液)、生殖系統、腦、肝臟、腎臟,已經是遍佈全身了。這些器官、系統受到 PM2.5 的影響之後,在不同的族群會導致不同的健康負面影響,甚至是疾病,而且男女老少都躲不掉。

空汙PM2.5對成年人的影響舉例來說,成年人暴露 PM2.5 可能因懸浮微粒引起的發炎反應導致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增加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4-5] 。成年女性則可能因為暴露 PM2.5 增加罹患卵巢癌死亡的風險 [6] 。

PM2.5 對年長者產生的影響,同樣與引發體內發炎反應有關。發炎反應可能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也就是俗稱的三高 [7] 。而發炎反應加上三高,會促使粥狀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空汙PM2.5對孕婦的影響孕婦在懷孕期間暴露 PM2.5 除了可能增加流產風險以外,暴露濃度每增加 10µg/m3 時,胎兒更可能出現生長遲滯、小於妊娠年齡、低出生體重( <2500g )等問題 [8] 。

而低出生體重的孩童在幼年早期( 0-9 歲)出現氣喘症狀的機會,也因暴露 PM2.5 而增加 [9] 。如果是本身已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是屬於老人、孩童、肥胖者都是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影響的族群,受到的健康影響,是比一般民眾更嚴重的 [10] 。

 

PM2.5 和空汙對健康有害,但到底會不會造成死亡?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空汙對身體不好我知道,但至少不會馬上死人啦!」但這樣的想法,可能太過天真囉!

不要以為空氣污染產生的死亡都需要經過長期暴露。回顧歷史上著名的空汙事件,例如英國的倫敦煙霧事件與美國的多諾拉煙霧事件,當年在高濃度的污染與特定氣候、地形的交互影響下,相關的數據都告訴我們,嚴重的空氣污染是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的 [12] 。

另外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的研究, PM2.5 在台灣國人死亡負擔重要危險因子中,排名名列第四 [11] 。每年約有 8600 人因暴露 PM2.5 被奪走性命,其中 2/3 的人是提早死亡的。 暴露 PM2.5 所造成的主要死因包含: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肺癌、慢性肺阻塞…等。

關於 PM2.5 還有其他空氣污染物質造成的影響,大家千萬不要低估。這個問題是真的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族群,全面在影響所有人類的健康啊!

 

PM2.5 的問題嚴重又危險,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看到這,大家應該都能理解PM2.5的危害了,但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做呢?

多數的人應該會想到如何自保,但我們必須殘酷地說:自保的效果還是有限,重點應該是一起努力降低排放。

空汙PM2.5如何減少空汙自保幫助有限,減排才是重點

如果可以自保的話,專家們當然不會反對。但因為 PM2.5 真的太難防護了!就算花了大量的心力與資源想辦法自我防護,效果還是很有限。惟有降低排放,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要做到降低排放,有賴政府訂定相關的環保政策,以及民眾的配合。以台北市政府為例,環保局在今年度的減排政策包含柴油車汰舊換新、建構電動車友善環境、弱勢加碼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提升綠運輸使用量、餐飲業防污設備標準規範、低污染鍋爐以及鄰近大型電廠天然氣化等 [1] 。

雖然政府已經有所行動,但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公民,除了配合減排政策之外,我們更要發揮公民的角色,持續監督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相關決策。也別忘了,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但民主絕對不是只有在投票那一天運作,而應該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持續了解相關的議題,關注相關的政策發展,甚至實際參與各種行動,其實都是在為我們共同的未來投票喔!

 

PM2.5 如何自我防護

空汙已經很嚴重,但是要能做到有效的減排仍然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與時間。在空氣品質從源頭改善前,你可以透過以下 5 大原則來自我保護:

  • 不讓 PM2.5 進家門,交通尖峰時關閉門窗。
  • 避免在家製造 PM2.5 。揚塵、燃燒就會有 PM2.5 ,例如室內燃香就該避免。
  • 盡可能排出家中的 PM2.5 ,使用空氣清淨機與排氣扇(但實際可清除的程度有待評估)
  • 外出前查詢當地空氣品質,並根據查詢結果決定活動強度
  • 避免在交通繁忙的道路旁運動,運動時較大的呼吸量反而會讓你吸進更多的 PM2.5

空汙PM2.5出門須知

如果是在台北上班與生活的朋友,可以點選台北市空氣品質監測站,查詢即時的空氣品質,也能夠在行政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看到全國的空氣污染狀況。專家提出了一般民眾敏感性族群,在不同程度空氣品質下的活動建議在查詢即時空氣品質指標後,大家可以根據這張表,來做戶外活動程度的規劃。

 

有些眼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五大原則中並不包含「戴口罩」。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你是要防顆粒較大的空氣污染物,那戴口罩是有幫助的,但如果是要防 PM2.5 ,那其實是有困難的。

疾病管制署指出,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包含棉布口罩、活性碳口罩、醫療用口罩與 N95 丟棄性過濾面罩,其中只有 N95 面罩可以過濾 95% PM0.3 的懸浮微粒,可以有效預防 PM2.5 [13] 。但是有帶過 N95 的人就知道,這個東西是很難久戴的,為了達到一定的氣密性,舒適性就被犧牲了。

不過別以為口罩完全沒有意義喔,空氣品質不佳時,仍可配戴口罩,像是棉布口罩與醫療用口罩,仍可對於較大的懸浮微粒(例如 PM10 )進行過濾,對於一些可能導致過敏的物質,還是多少有幫助。

 

台灣人,一起為我們呼吸的空氣做些努力吧!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的三要素,沒有人是不需要呼吸的,因此空氣品質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其實不需要等到政策要求,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對 PM2.5 減排做出貢獻,像是節約用電、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等,就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有開車的朋友如果透過定期保養確保引擎燃油效率,避免汽車怠速時引擎空轉都能夠讓 PM2.5 的排放變得更少(當然能夠少開車會更好)。

在國內也有不少倡議團體,持續在呼籲民眾正視空汙議題,並要求政府推動更積極的污染防治。可以的話,也希望大家一起主動關心這些團體,讓更多人一起把關空氣品質。

台灣是我們的國家,是兩千多萬台灣人、眾多台灣的海外遊子,還有世世代代台灣的台灣人們終將死生與共的地方。在這座美麗的島嶼,所有的自私,特別是在環保上的所有自私,終究都會傷害到你的同胞、你的親友,還有你自己。別再等待了,從今天起,就開始行動吧!也請協助把這些資訊,分享給身邊的所有朋友,讓我們一起用實際的行動保護台灣!

Reference

  1.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2. 台大公衛學院
  3. Oberdorster, G., Oberdorster, E., & Oberdorster, J. (2005). Nanotoxicology: an emerging discipline evolving from studies of ultrafine particle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7), 823-839.
  4. Chuang, K. J., Chan, C. C., Su, T. C., Lee, C. T., & Tang, C. S. (2007). The effect of urban air pollution on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coagulation, and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young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76(4), 370-376.
  5. Yang, Y. R., Chen, Y. M., Chen, S. Y., & Chan, C. C. (2016). Associations between long-term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and adult renal function in the Taipei metropoli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25(4), 602-607.
  6. Hung, L. J., Chan, T. F., Wu, C. H., Chiu, H. F., & Yang, C. Y. (2012). Traffic air pollution and risk of death from ovarian cancer in Taiwa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 5) as a proxy marker.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A, 75(3), 174-182.
  7. Chuang, K. J., Yan, Y. H., Chiu, S. Y., & Cheng, T. J. (2010). Long-term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nd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in Taiwan.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oem-2009.
  8. Stieb, D. M., Chen, L., Beckerman, B. S., Jerrett, M., Crouse, D. L., Omariba, D. W., . . . Dugandzic, R. M. (2016). Associations of Pregnancy Outcomes and PM2.5 in a National Canadian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24(2), 243-249. doi:10.1289/ehp.1408995
  9. Khalili, R., Bartell, S. M., Hu, X., Liu, Y., Chang, H. H., Belanoff, C., … & Vieira, V. M. (2018). Early-life exposure to PM 2.5 and risk of acute asthma clinical encounters among children in Massachusetts: a case-crossover analysis. Environmental Health, 17(1), 20.
  10. Yan, Y. H., Chou, C. C. K., Wang, J. S., Tung, C. L., Li, Y. R., Lo, K., & Cheng, T. J. (2014). Subchronic effects of inhaled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on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target organ damage in a type 1 diabetic rat model.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281(2), 211-220.
  11. Lo, W. C., Shie, R. H., Chan, C. C., & Lin, H. H. (2017).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16(1), 32-40.
  12. Bell, M. L., & Davis, D. L. (2001). Reassessment of the lethal London fog of 1952: novel indicators of acute and chronic consequences of acut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09(Suppl 3), 389.
  13. 疾病管制署(2013) 防疫速訊-H1N1新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致醫界通函第025號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