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服員罹癌率比一般人還高?!專家回顧文獻解密1 min read

當空服員到處飛行,是許多年輕男女的夢幻工作,但空服員的癌症發生率比起一般人還高嗎?近期哈佛大學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空服員在乳癌、子宮頸癌、腸胃道癌症、黑色素瘤…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率,都比一般人還高,引起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也有不少網友,特別是航空運輸業的朋友們,都希望能完整了解,空服員是不是真的特別容易得到癌症?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預防?

因此 MedPartner 團隊特別針對了這篇研究深入做了探討,並且整理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以及政府資訊,希望讓大家對空服員的職業風險有更完整的了解。

重點整理:

  1. 空服員無論男女,在多種癌症的發生率,被觀察到比一般人還要高
  2. 空服員癌症發生率高的原因,可能和宇宙射線暴露、晝夜節律失衡…等多重因素有關
  3. 國內法規對於宇宙射線暴露有較明確的規範,但對於晝夜節律失衡的問題,仍待更完善的監管
  4. 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只是一條生命,他會是某個人的父母、子女、最好的朋友…也是社會寶貴的資產。希望各行各業能夠更加體恤彼此的辛苦與風險,共同強化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體系。

 

空服員罹癌率真的比一般民眾高?看看哈佛研究怎麼說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是以問卷方式,總共調查了 5366 名空服員,其中 91% 為現職空服員, 9% 為卸任空服員,分別調查了他們的健康狀況症狀工作經歷個人特徵航空業聘僱歷史主要基地以及聘僱與離職日期。為了避免社經、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干擾,研究也特別從美國疾管署國家健康與營養檢驗調查( NHANES )中,選出跟空服員受試者家庭收入與教育程度相近的人,作為進行比較自我通報癌症的盛行率的對照組。 [1]

研究的結果指出,空服員罹患以下癌症的機率高於一般民眾,包含:乳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腸胃道癌症(直腸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胰臟癌)、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甲狀腺癌。

而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空服員,都有發現到罹患癌症風險上升的情況。女性空服員跟一般人相比,罹患乳癌的機率高 51% 、黑色素瘤高 127% 、非黑色素瘤皮膚癌高約 300% 。男性空服員則比一般人多出近 50% 的機率罹患黑色素瘤、多出近 10% 的機率罹患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會不會是空服員的生活多采多姿,本來就沒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才導致罹癌的機率上升?但研究中卻發現,空服員其實在導致多種疾病風險特別高的過重吸菸的比例上,明顯低於一般民眾。如果在正常的狀況下,應該要預期空服員的罹癌風險會比一般人低,但研究結果卻發現空服員的癌症發生率比一般民眾高。事出必有因,研究者自然會懷疑,空服員特別高的罹癌風險,很可能跟他們的職業環境暴露情形有關。

 

為什麼空服員罹癌風險特別高?相關研究是這樣推測的

當研究發現空服員罹癌風險特別高之後,研究者當然也想調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空服員的罹癌風險上升。其中宇宙射線日夜輪班與跨時區工作造成的晝夜節律失調,以及機艙空氣中的各種物質暴露,是被認為最可能的幾個原因。以下我們針對這幾個嫌疑犯,分別討論:

 

宇宙射線

該篇研究指出,美國其他輻射環境工作者平均有效劑量為 0.59 毫西弗,而機組員暴露年平均有效劑量為 3.07 毫西弗,因此機組員的輻射暴露有效劑量,確實高出其他輻射環境工作者近五倍之多。

而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介紹,離地表越高的位置,宇宙射線就越強。舉個例子,如果拿地表跟飛行高度達 35000 呎的飛機相比,每小時暴露的輻射劑量可差到 100 。除了飛行高度會影響宇宙輻射暴露的劑量之外,暴露劑量還與飛行時間緯度太陽活動強度有關。 [3] 例如,飛越極區的航班會接收到較高的宇宙射線暴露。 [2]

宇宙射線中是由各種波長的輻射所組成,而其中的中子輻射已被 IARC 認定為第一級致癌物 [4] ,也就是對人類為「確定之致癌物」。因此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建議機組員 5 年平均有效暴露劑量應低於 20 毫西弗,且任何單一年暴露量不得高於 50 毫西弗。如該名機組員懷孕,則每月暴露量不得高於 0.5 毫西弗。

事實上,不光是國外研究這麼認為,國內研究也呈現相同的趨勢。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研究便指出,航空運輸業人員暴露可能致癌因素為宇宙射線,可能導致血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骨癌。 [7]

 

晝夜節律失調

空服員因為日夜輪班與跨時區工作,因此常有晝夜顛倒的工作型態。這樣的工作型態,除了影響睡眠以外,也對產生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風險有關。至於晝夜節律失調跟癌症有什麼關係呢?根據 IARC 的認定,晝夜節律干擾的輪班已被認定為第二級 A 類的可能致癌物 [5] ,也就是説,這種晝夜節律混亂的工作方式,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之致癌物」。

在哈佛的這篇研究中也指出,空服員受試者在反應睡眠失調與干擾的比例,比起一般受試者高。如果家中有幼童的婦女,在家中與工作生活都會受到干擾,睡眠失調情況被發現更為嚴重。(全天下的媽媽們都辛苦了 orz…)

另外一些報導指出,機艙內空氣品質不良,例如揮發性的有機物質、油氣,或飛機上尚未禁菸年代時的二手菸、三手菸等物質,都是可能的致癌物暴露來源。但這篇研究中並沒有特別討論這點,相關的證據也還很不明確。

空服員罹癌風險比較高的原因為何看到這,大家應該可以了解,根據至今為止的研究,導致空服員罹癌風險增加的原因,最可能跟宇宙射線的過度暴露與晝夜節律失調的工作型態有關。這些因素單獨來看,都不一定是導致罹癌的主因,但綜合多種風險的暴露,可能就導致了研究中觀察到的結果。

 

空服員的罹癌風險高,那政府有做了什麼嗎?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

事實上空服員的職業風險,在這篇研究出現前,就已經被廣泛討論,國內外的主管機關,也針對空服員的宇宙射線暴露,進行過相關的研究,並訂定了指引。

例如美國疾病管制署就公告了對於機組員可以降低宇宙射線的作法 [6] :

  1. 盡量減少在長途飛行,高緯度飛行或飛越極地的航班上工作的時間。
  2. 自行上網使用美國聯邦航空局的 CARI 計劃網站計算宇宙輻射暴露量,以估算航班的銀河宇宙輻射(非太陽粒子事件)的有效劑量。
  3. 懷孕或計劃懷孕的空服員應考慮宇宙輻射的職業暴露。因在太陽粒子事件中,懷孕的空服員可能暴露高於國家建議值的輻射。建議可能於懷孕期間遭遇太陽粒子事件女性空服員,應考慮重新安排工作行程。

在這篇研究中,研究者也提出了建議針對空服員應加強的保護措施,包括:

  1. 要求航空公司應監測輻射劑量
  2. 調整機組人員班表來降低輻射暴露
  3. 主動告知從事空服工作者現今研究的進展,盡危害告知義務

台灣國內的政策,基本上是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 ICRP )報告,建議職業輻射曝露劑量限度每連續五年週期之有效劑量不得超過 100 毫西弗,且任何單一年內之有效劑量不得超過 50 毫西弗。這與美國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對機組員的暴露劑量建議值相同。 [8]

但以上國內相關的法規,主要是針對宇宙射線的暴露進行預防,但針對晝夜節律失衡的部分,相關的管制與罰則雖然有,但對照實際上空服員的職業處境,可能仍然不足。雖然法令訂有規定,也有罰則,但勞動檢查的人力不足、空服員及機師…等航空運輸產業工會長期被打壓的現況,都可能讓空服員實際的處境無法被看見,無法被更合理地保護。因此,我們將相關法令整理如下,希望相關從業人員在有需要時,可以拿出來保護自己:

 

國內政策針對游離輻射工作環境的相關法規

  1. 我國已訂定游離輻射防護法來規範游離輻射作業環境的職業安全,包含防護計畫、監測計畫、緊急應變、作業人員資格規定、孕婦與胎兒保護、健康檢查、教育訓練等。
  2. 游離輻射防護法第 14 條與游離輻射防護標準第 11 條規定,雇主於接獲女性輻射工作人員告知懷孕後,應即檢討其工作條件,確保妊娠期間胚胎或胎兒不超過安全標準之規定。 女性輻射工作人員其賸餘妊娠期間下腹部表面之等價劑量,不得超過 2 毫西弗,且攝入體內放射性核種造成之約定有效劑量不得超過 1 毫西弗。 [10]

 

國內政策針對輪班與夜間工作的相關法規

  1.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6 條第 2 項第 2 款提到,雇主對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之預防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違反之雇主將根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324 條之 2 處 3 萬元至 15 萬元罰鍰。 [11]
  2. 雇主需訂定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並執行以下措施,詳細的預防計畫可參照勞動部公布之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指引。
    1. 辨識及評估高風險群
    2. 安排醫師面談及健康指導。
    3. 調整或縮短工作時間及更換工作內容之措施。
    4. 實施健康檢查、管理及促進。
    5. 執行成效之評估及改善。
    6. 其他有關安全衛生事項。

落落長寫這一篇,其實在寫的過程中,我們因此回顧了許多文獻,也看了很多相關的報導。身為醫療人員,我們很能同理空服員、機師以及其他航空運輸從業人員長期面對晝夜輪班、面對各種情緒勞動…與其它各種職業環境的問題。這篇文章,希望能夠讓更多人完整理解空服員及相關產業的辛苦與風險,也希望這個社會不要再是弱弱相殘,而能夠彼此關心、彼此扶持。希望在眾人的努力下,一起改善台灣「過勞之島」的勞動環境。路很長,我們一起加油!

 

Reference

  1. McNeely, E., Mordukhovich, I., Staffa, S., Tideman, S., Gale, S., & Coull, B. (2018). Cancer prevalence among flight attendant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17(1), 49.
  2.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知識-認識輻射
  3.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2014) In-Flight Radiation Exposure
  4. Grajewski, B., Waters, M. A., Yong, L. C., Tseng, C. Y., Zivkovich, Z., & Cassinelli II, R. T. (2011). Airline pilot cosmic radiation and circadian disruption exposure assessment from logbooks and company records. Annals of occupational hygiene, 55(5), 465-475.
  5. Savvidis, C., & Koutsilieris, M. (2012). Circadian rhythm disruption in cancer biology. Molecular medicine, 18(1), 1249.
  6. CDC AIRCREW SAFETY & HEALTH
  7.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4) 我國職業性癌症推估模式之研究
  8. 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
  9. 游離輻射防護法
  10. 職業安全衛生法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