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小孩也發論文?鄉民會打嘴砲,那科學家怎麼打嘴砲呢?實證醫學金字塔介紹1 min read

最近超多網友來信詢問,說「你看這個產品有論文研究說有用耶!」但其實,很多論文的等級其實跟嘴砲、垃圾差不了多少。不過這個問題很難用短短幾句話說明清楚,所以為了徹底解決這個難以說明的問題,我們今天決定寫一篇文章,讓大家知道,醫師和科學家們,是怎麼初步去評斷一篇論文的。

然後不要懷疑,這是個論文爆炸,甚至造假論文一堆的世界。所以千萬別看到論文,寫著英文的東西,就覺得那真的很厲害。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短短的故事。我們翻譯了一則外電,讓大家看看七歲的小孩如何發表他人生的第一篇論文。

 

「蝙蝠真是的很酷的動物!」——七歲小孩如何發表期刊論文

在科學文獻中時常看見兒童的發表作品,像是 9 歲的小孩在 JAMA 發表他的研究,以及一群 8 歲的小孩在 Biology Letters 發表關於大黃蜂的文章。不過肯塔基大學的 Alexandre Martin 試圖以不太一樣的方式幫他的兒子發表論文——提交兒子的學校報告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 Biological Sciences(現在已經不在了)。他在 Learned Publishing 最新一篇文章中講述了這個故事,讓兒子有了對學術界的第一印象,也幫助父親揭露學術界的缺點。

Retraction Watch:作為您實驗的一部分,您重新排版了一個由七歲的孩子寫的關於蝙蝠的文章。 在你的論文摘錄中,有一行說「蝙蝠真的是很酷的動物!」。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學院的報告,整篇論文只有153個字。 你認為這份論文會被期刊收錄嗎?

Alexandre Martin:我很確信它會被接受,根據過去的「實驗」,像是「讓我離開你他媽的郵寄名單」的論文。然而,我認為我們必須在被收錄之前嘗試幾個不同的期刊,我沒想到它會第一次就被採用!

RW:這份論文在幾個小修訂後被收錄,但你決定不付60美元,以免因為他在一個這樣的雜誌上發表論文而損害你兒子的聲譽。許多科學家當然在掠奪型期刊*上發表論文,但是這有可能對一個年輕人產生什麼傷害?畢竟他還有好多年才有可能會踏入這個圈子。

AM:我願意支付費用⋯但我的妻子比我更有判斷力,她停止了這整件事。她認為,只為了驗證這個實驗而在這樣的期刊上出版會帶來污點(或者,已經有了!),這是不值得的。她知道這些期刊的聲譽不佳,擔心會有不可預期的負面結果。回想起來,她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編輯更改了整個內容。

RW:就像你說的,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發展。在您拒絕繼續發表論文後,出版商向您發送了一份完全不同的論文,只有標題、作者和數字是一樣的。 (你很快就意識到整篇新論文都是從兩個不同的來源抄襲。)當你收到這些時你感覺如何?

AM:一開始,我覺得心情很差,因為我認為編輯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上面,希望能確保期刊仍然刊登了一份高品質的論文。我也覺得很失望,因為我兒子寫的論文不會如他所寫的發表⋯但是,我很快意識到這是完全抄襲,無論是什麼原因,看到有人會做這樣的事情,我很震驚和憤怒。

RW:因為這本雜誌現在已經廢除了,這是否表示論文發表系統不像它表現的那樣破碎?換句話說,所謂的「壞」期刊將被淘汰。

AM:是的,也不是。科學出版/同行評審過程本身從來不是質量的保證。論文如何在科學與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它被引用的次數和引用的方式。正如你所說的,這份期刊已經不存在了。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短期影響,例如「垃圾科學」在媒體中會被認為是認真的科學研究,或作者使用這個系統「拋棄」他們的簡歷。我認為有必要揭露這種現象。不僅是對記者和更大的公眾,也對於通常不知道這些期刊的存在的學者們。這是科羅拉多大學的 Jeffrey Beall 現在提倡一段時間的事情之一。

RW:這個經驗告訴你哪些關於掠奪型期刊的問題?

AM:如前所述,我相信這些期刊對科學界產生了非常負面和直接的影響,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它們。第一個要做的事是使大學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多麼嚴重。

RW:你的兒子在你的 Learned Publishing 論文中被列為協同作者,他的照片與小學也被放在期刊上。這對你們兩個來說一定很興奮激動。

AM:的確!雖然他看起來不像我那麼興奮⋯我真的想感謝我的同事們說服我把這個故事放在一個更大的平台上告訴大家。當然,我們非常感謝學習出版社的總編Pippa Smart,他們真的很幫助我們,使這篇文章值得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期刊上出版。

*掠奪型期刊:自從 open access 開始紅,商業營運模式從向圖書館收錢,變成向作者收錢,聰明的商人們當然會想到,那我就做網站當電子期刊,拼命登、拼命收錢,審查寬鬆些,編輯跟出版也別管什麼學術規範,當個商業模式運轉就行了。這種惡質經營,學術界稱之為 predatory journal(掠奪型期刊)

 

嘴砲金字塔

看完這個故事,有沒有覺得很勵志,又很可怕呢?論文可以是這樣被發表出來的,真的不必懷疑。所以真正的專家,在看論文的時候,是有一些眉角的。這邊就簡單說明一下相關的眉角給大家參考了解一下~

讓大家了解一下,鄉民怎麼打嘴砲?醫師、科學家們又是怎麼打嘴砲的?

大家都知道,鄉民愛打嘴砲。有些鄉民打的嘴砲之棒,真的是高級的社論等級,他們講的內容不但是言之有物、旁徵博引、邏輯清晰而且推李妍瑾….阿是推理嚴謹(注音選字怎麼跑出這東西XD)

但是也有些鄉民,講的東西在辯論上實在是不堪一擊。例如:「你媽知道你在這發廢文嗎?」這種就是戰力很低的噓文,就是爽而已。也或者:「母豬不意外」、「KMT不意外」、「台科大不意外」這類的,直接因人廢言,反正你就是什麼學歷、經歷,所以你講的都是屁。

像這種等級的討論,除了宣洩情緒以外,對於產生有意義的公眾討論,或者行程有意義的共識,實在沒什麼幫助。這類型的評論,大家可以去置頂貼文,或者是之前某些直銷商來崩潰的文章底下討論,就可以清楚看到類似的討論脈絡。這些人通常都是用非常低層次的點來辯論。

有關這點,大家可以看看底下這個Paul Graham大大提出的「嘴砲金字塔」。以後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千萬要了解一下自己提出的論點在什麼層次。如果有人只會對你人身攻擊或者是因人廢言,貼出這張圖給他看看就好。不必跟這些人落入很低水準的討論迴圈….

嘴砲金字塔

 

 

其實打嘴砲也不是不好,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人說那叫「清談」,蘇格拉底、佛陀、孔子也都常用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在講重要的道理,所以把嘴砲打好,其實是非常高深的一門學問啊!

 

實證醫學金字塔

醫師跟科學家們平常不會上PTT打嘴砲,所以他們打嘴砲的方式就是發期刊論文,然後一些相關的研討會跟論壇,就是他們實體打嘴砲的地方。

論文跟嘴砲一樣,還是有等級的優劣程度。大家可能聽過SCI,那是針對發表的期刊去做評比,通常SCI分數高的,就代表發表在這個期刊的影響力比較大,論文的品質比較好。但這部分其實在學界有頗多爭議,這個在這邊就不細做討論。

在醫學上,有另外一個評論等級的方式,叫做EBM (evidence-based-medicine),中文是實證醫學。它主要的精神在於,看看一個論文的「證據能力」到什麼程度。

在證據能力上,最低的叫做「專家意見」(expert experience)。舉個例子,吃A藥對於淡化疤痕的效果,某專家X醫師表示有效。這種等級,就相當於醫界的「強者我朋友說…」因為也可能有另外一位專家Y醫師說覺得無效啊。那這種狀況怎麼辦,總不能叫他們兩個去單挑,我們在底下看誰打贏啊~

所以這時候,我們會去針對相關的議題,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主要是希望確立整個問題的「因果關係」。

講個小故事你就會懂。

有一天,小明吃了拉麵,後來就瘋狂澇賽。三天之後小明死了。請問小明是怎麼死的?他是澇賽澇死的嗎?最後解剖結果是:心臟病發作死亡。誒他明明是吃拉麵然後狂澇賽,怎麼會是心臟病死亡?當然可以啊!他還可以中風死、車禍死、跳樓死,一大堆死法都可以啊~所以如果我們只看了吃拉麵然後澇賽,就決定他怎麼死的,不覺得太武斷了嗎?

因此要確定兩件事情的因果關係,我們就需要設計更嚴謹的實驗。比較可以確認因果關係的實驗,像是大型的隨機分派臨床實驗,就有一定的證據力。所以大家有搞懂了嗎?不是只要有論文就很厲害。重點是,這篇論文可不可信、架構是否嚴謹、是否有足夠的證據能力….等等,

這些問題都必須經由專家來認真檢視,才能說這份資料到底可不可信。底下附上實證醫學的證據等級,告訴大家通常我們怎麼去搜尋、評讀論文。

實證醫學金字塔

 

看到這,相信大家對於打嘴砲這件事情,又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啦!以後也千萬不要有人拿出個論文說他產品好棒棒,你就被唬得一愣一愣啊!

 

這些書寫,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更好。也許我們會有陣痛,但是走對的路,才有出路。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