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堂清潔產品是真天然還是假天然?專家完整揭露1 min read

茶籽堂是近年來很紅的品牌,從一開始賣苦茶油起家後,近年來許多茶籽堂的產品,透過精美的包裝跟行銷手法,也在保養品及清潔用品市場逐漸攻城掠地。對於像茶籽堂這樣本土的品牌能夠逐漸成長,我們都是抱持正面樂觀的態度看待,雖然以往有些說法我們感到不以為然,但因為還不涉及到欺騙消費者的程度,所以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近期網友傳來茶籽堂近期的文宣資訊,實在是讓我們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出來撥亂反正,希望茶籽堂可以認真看待此事。好的品牌不能用錯誤的資訊去誤導消費者,不然豈不是把相信你的消費者當作肥羊在宰?整個狀況跟之前的 FANCL 事件和 ZOOCCI 事件,非常類似。茶籽堂在這次的事件中,至少涉及以下幾個嚴重問題:

  1. 在產品文宣中強調自己不用化學防腐劑,但實際上卻使用。可能是為了隱瞞消費者,在中文標示沒有提到含有防腐劑,但英文標示裡面卻含有防腐劑。
  2. 在文宣說自己不使用化學界面活性劑,但卻實際使用化學界面活性劑。
  3. DM 跟瓶裝的標示不同。只有請茶籽堂自己說明了,因為 DM 在法規上並沒有要求標示全成份。但這跟你們常講的「成分透明」不就違背了?

根據以往的經驗,廠商很可能說是我們抹黑,為了避免茶籽堂有類似的狀況,我們把相關的原始出處都清楚標註,供所有人檢視參考。

 

茶籽堂的碗盤洗潔液,到底是什麼成分?

茶籽堂在近期的臉書貼文中,說自己的產品是為愛而開發出來的,是「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的清潔成分」。以下是茶籽堂完整的臉書貼文。

茶籽堂臉書Po文截圖-1
茶籽堂臉書Po文截圖-1

事實上,茶籽堂真的想太多了,這種清潔劑成分不是「從來沒有人想到過」,而是幾千年前就有人在用了…最早的皂其實就是用燒過的草木灰加上油脂。另外大家也可能看過長輩用「綠豆粉」這類的東西在做清潔用,透過粉體吸附油脂的能力,其實不要太髒的碗盤,確實可以這樣洗。至於鹽巴的防腐功能,恩,大家吃過鹹菜或醃製的食品吧,這種功能絕對不會是什麼「從來沒有人想到過」啊…

至於「愛」的部分,這個跟科學無關,我們就不評論了。不管是要為愛研發、為賺錢研發、為拯救宇宙研發,只要能做出好產品,我們都會給他拍拍手。當初看到這,只覺得,恩,這廠商可能是缺乏專業知識,或者是文案人員吹噓過頭了,放過他們吧。但緊接著,又跑出這個貼文。

茶籽堂臉書Po文截圖-2
茶籽堂臉書Po文截圖-2

根據茶籽堂的文案,這位趙叔叔覺得自己發明了一個非常天然的『碗盤洗潔液』,用苦茶籽+水+阿拉伯膠+麵粉精心調製而成,並且透過醃漬及高溫烹煮的方式,來兼顧使用目的及產品保存,成功實踐了「自己用,一定都要用自然的(材料),怎麼能加化學材料?」,甚至用精鹽取代了化學防腐劑

但理論上,這種成份如果要用來清潔,真的會非常吃力。苦茶籽中的微弱天然界面活性劑能力,再加上用麵粉產生的吸附油脂能力,加上阿拉伯膠來分散這些粉體,要這麼做,沒有不行,但就是很難洗乾淨,效果大概跟你拿綠豆粉去洗碗會差不多。 但問題來了,苦茶籽、麵粉、阿拉伯膠這三個東西混在一起,基本上是個超營養的細菌培養基,一定很快就會長細菌或黴菌的。因此茶籽堂的趙叔叔就想用精鹽來解決這個問題。

上面提到鹽分比例,看結晶的那段故事,看起來是真的有點感人,但防腐能力其實不用這樣測試啦,鹽分越高效果就越好,這請做鹹菜的阿公阿嬤教你就可以了。但需要知道的是,要達到防腐效果,鹽分的比率真的要非常高才行。另外高溫煮沸,也沒有不行,但高溫煮沸只有在當下可能達到滅菌,但茶籽堂產品包裝本身沒有做到真正完整的「不回滲」,也就是說,只要你拆封之後,細菌在使用時還是會跑進去產品內,這樣的煮沸好像就沒什麼意義了。但加了一些工序,看起來可能真的比較感人,算是品牌的訴求,我們也就不多著墨了。

這樣的成分宣稱看起來清潔力應該會很弱,但網友們在底下回報的清潔能力好像還不錯,這讓我們起了一些疑心。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於是我們派出一位特派員,直接到他們的銷售據點看看產品真實的狀況。透過特派員傳回的照片,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產品上的成份標示與 DM 上的不太一樣???

黑人問號

為了避免茶籽堂說我們是捏造的,我們先把他們的官方資訊攤在這給大家檢視。

以下是茶籽堂碗盤洗潔液的產品圖,這是在他們銷售據點拍攝的:

茶籽堂碗盤洗潔液全成分

以下是茶籽堂碗盤洗潔液的DM說明翻拍照片:

茶籽堂碗盤洗潔液DM標示的成分

透過比對,我們可以發現有個成份的寫法,產品標籤與 DM 上是不同的,就是 Lauramidopropyl betaine ( DM )與 betaine (產品上標籤),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只能請茶籽堂的趙叔叔回答了。

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兩個成份有什麼不同?

在DM上寫的成分是:Lauramidopropyl betaine,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相關資訊,大家可以自行查到以下資料。
中文名稱:月桂醯胺丙基二甲基甜菜鹼
中文別名: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
英文名稱:Lauramidopropyl betaine
英文別名:Dimethyl(lauramidopropyl)betaine
英文簡稱:LAPB
分子特性:兩性離子界面活性劑
用途:作為發泡劑、穩泡劑等,廣泛應用。如:個人護理用品、家居清潔用品、工業清洗等領域。

但在產品標示上寫的成分是: Betaine ,這成份的中文名稱有:甜菜鹼、三甲基甘氨酸、甜菜碱、甜菜堿…等幾種不同的名字,主要用途是保濕劑

雖然名字都有甜菜鹼,但兩個成分的化學性質可是大不同,一個是界面活性劑,一個是保濕劑。依照茶籽堂的文宣,他們宣稱自己是用苦茶籽粉來取代化學界面活性劑,那應該會是使用甜菜鹼作為保濕劑。但依照這個產品的屬性、網友的使用情形,及 DM 上的標示,我們認為應該是 Lauramidopropyl betaine 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少了界面活性劑,單單只是靠苦茶籽粉和麵粉來達到清潔功效,效果會非常有限。

你們使用的成分到底是什麼?我們鄭重呼籲茶籽堂應該要出來公開跟大家說明。這兩個標示,一定有一個是有問題的。如果實際上是界面活性劑,那你們應該要對文宣中誤導民眾「沒添加界面活性劑」這件事情道歉。

 

茶籽堂其他產品做法呢?蔬果清潔液添加界面活性劑!貼身衣物手洗精添加防腐劑!

難得趙叔叔有這樣堅持天然成份的原則,我們猜想趙叔叔的其它產品,也應該是依照不想使用界面活性劑跟化學防腐劑的原則去開發的吧?不然精神就太錯亂啦,怎麼會是茶籽堂堅持的「天然」品牌價值呢?我們就來看另一款接近的產品「蔬果洗潔液」吧。

在這裡,我們又發現 DM 與產品上的成份標示又不一樣了,又是 Betaine 甜菜鹼這個成份。到底哪一邊才是正確的?既然是一樣的問題,就讓趙叔叔自己出來面對了。

比較有趣的是,蔬果清潔液中,清楚的標示出另外一款界面活性劑: Decyl Glucoside 癸基葡萄糖甘( APG ),這是一款天然來源的起泡劑,以天然來源及溫和性出名,是一款相當不錯的起泡劑,本身原料很好,沒有問題。但我們就真的不懂了,前面那一款「碗盤洗潔液」,照茶籽堂的「宣稱」,是以苦茶籽及麵粉作為清潔的主力(雖然我們覺得實際應該是使用了月桂醯胺丙基二甲基甜菜鹼,這種界面活性劑),但為什麼比較容易清潔的蔬果,還要額外添加界面活性劑呢?難道蔬果會比油膩的碗盤難洗?這種配方的邏輯,團隊的配方師跟醫師看了都是滿頭黑人問號…

另外我們再看看其它產品,先看這個花梨木茶苷貼身衣物手洗精好了。

花梨木茶苷貼身衣物手洗精全成分
花梨木茶苷貼身衣物手洗精,內含化學界面活性劑及化學防腐劑

這邊又發現 DM 上的成份說明與產品標示上不同了, DM 上有甜菜鹼、葡萄柚籽萃取液及蛋白酵素,我們在實際產品標籤上卻找不到,不過也是沒關係,以實際產品標示為主,其它的一樣給趙叔叔來說明。

但在產品的成份標示上,我們馬上就看見一個關鍵字了: Sodium Laureth Sulfate ,這不是大家在談論的 SLES 嗎?網路一直有謠言說這個成份會致癌?當然這是不實指控, SLES 其實是很安全也很好用的清潔成份,可以用在人體清潔及家是用清潔,效果好成本又划算,所以一直以來是清潔產品的主流成份。

對於使用 SLES 我們沒有意見,只是趙叔叔你自己之前說「自己用,一定都要用自然的,怎麼能加化學材料?」怎麼又在第三支產品上發現化學材料了呢?但接下來讓我們更震驚了。

在產品上的標示,我們還發現了 Methylisothiazolinone (甲基異噻唑啉酮),這是一種化學防腐劑。但是趙叔叔不是說不喜歡化學防腐劑嗎?怎麼貼身衣物手洗精這邊,反而卻要添加這個化學防腐劑呢?

當然就我們的看法 Methylisothiazolinone 甲基異噻唑啉酮在符合規定的用量下,它是相當安全的防腐劑,使用歷史也不算短,是相當可靠的防腐劑,在合法使用下,不用太不擔心它的風險。如果有想研究的朋友,這篇文章有針對這個防腐劑的深入說明。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幾個產品,先看直接擦在手上會停留很久的「肖楠葉修護護手霜」好了。

肖楠葉修護護手霜產品標示全成分
肖楠葉修護護手霜產品標示全成分,內含化學界面活性劑與化學防腐劑。

成份中的 Propylene Glycol 、 Glyceryl Stearate SE 、 Pentylene Glycol 、 Sodium Acrylate / Sodium 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Copolymer 、 PEG 150 Distearate 及 Isohexadecane… 這些全都是化學成份,甚至 Phenoxyethanol 、 Chlorphenesin 及 Ethylhexylglycerin 都是化學防腐劑。痾,茶籽堂的堅持怎麼會變成這樣?

看到這,我們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和許多主打天然、有機、在地、文青、無毒…一系列的行銷話語的廠商一樣,經過稍微認真一點的檢視,就完全露出馬腳。想幫你說幾句話,都還真的說不出口了。

茶籽堂說趙志明先生是商品推手
茶籽堂說趙志明先生是商品推手

我們花了一整晚,透過特派員傳回的照片,逐一比對產品標籤上的成份內容,講到這,我們實在不好意思再一個一個的把問題點出來了。品牌廣告宣傳寫的冠冕堂皇,說上圖這位趙先生是公司產品的推手,堅持「自己用,一定都要用自然的,怎麼能加化學材料?」但實際上呢?這一大堆化學材料是怎麼回事呢?

 

茶籽堂的行銷話術與實際化妝品科學的衝突

茶籽堂會弄出這種事情,其實不難理解。答案顯而易見,什麼天然啊、手工啊、有機啊、無毒啊,聽起來都很好,但實際不是這樣,茶籽堂實際上就是需要現代材料科技的幫忙,才能把產品做好。

要再次強調,我們並不是說茶籽堂的產品不好或者成份有問題,基本上這些成份不管是來自於天然還是人工合成,只要茶籽堂使用的是合格原料,都是沒問題的,我們也不會去懷疑。

最大的問題是,前面講的美麗故事,跟實際上做的也未免差太多了吧?如果是說在標示上的不一致,我們姑且也還可以把它當作小事,事情總會忙中有錯,都能體諒。但把化學汙名化就不對了。

以前面碗盤洗潔液及蔬果清潔液來說,如果不額外添加界面活性劑,就會很難有效清潔,碗盤如果洗不乾淨,可能跟沒洗一樣糟糕。再來使用高濃度精鹽+高溫烹煮,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法,根據我們在茶籽堂在臉書PO出的工廠製造環境來看,並不是非常潔淨,從頭到尾根本無法做到無菌條件。

茶籽堂公開的工廠鍋爐,工作人員把工作手套直接與料體接觸。
茶籽堂公開的工廠鍋爐,工作人員把工作手套直接與料體接觸。

甚至趙先生還把工作手套直接與料體接觸,這樣的條件實在有衛生上的風險。只靠鹽和煮沸,並沒有辦法完全消滅細菌(因為有些菌不怕高溫或不怕鹽),而且麵粉跟阿拉伯膠又那麼營養,細菌還是有機會就可以生存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趙先生在產品剛剛開發時,一直發生生菌變質。因為這些成分組起來,這個產品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培養基啊!

最後,我們要鄭重呼籲茶籽堂,認真面對標示不清,以及混淆消費者的問題。如果添加了化學界面活性劑,那就大方承認,這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明明用了,卻用話術包裝。使用化學防腐劑,也真的不是問題,只要合法使用,也都可以。但你們這樣醜化界面活性劑與防腐劑的宣傳方式,只會讓整個產業陷入惡性競爭,更糟糕的是,其實你們自己也用了這樣的成分,卻用其他方式讓消費者誤以為單純。

老話一句,台灣的化妝品產業及相關產業,需要大家一起研發真正的技術,而不是持續使用這種話術。我們也要呼籲消費者,你的每個購買行為,都在為我們共同的未來投票。許多話術含量高的產品不只沒有比較好,而且花大錢行銷包裝後,這些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通常反而比較貴。如果你期待台灣能開發出更多、更棒的產品,就請避開許多一天到晚唬爛消費者的品牌吧!

後記:

茶籽堂於本文刊出後,在2018年7月針對標籤的成分問題進行了修正,並回覆將針對文宣以及內部教育訓練修正,避免類似的文宣讓消費者產生疑慮。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